隨著人口聚集、城市化發展,鐵路、機場、地鐵等公共交通設施的負荷量也快速增加,尤其在節假日等出行高峰期,往往會出現排隊擁堵的情況。以春運為例,僅全國鐵路發送旅客就從2016年的3.25億人次增長到2020年的4.13億人次,五年間增長近1億人次。人頭攢動的車站背后,是公共交通承受的巨大吞吐壓力。
在人流密集、流量巨大的公共出行場景中,如何保障乘客出行效率,緩解工作人員壓力,一直是相關機構重視的問題。聯網購票、身份證驗票等自助服務緩解了一部分壓力,如今,隨著公共交通智能助手的出現,自助服務獲得了進一步智能化升級。
智能助手補足人工服務,改善自助出行體驗
智慧交通的概念由來已久,以往人們總關注如何基于大數據進行高效率的交通調度。事實上,為用戶提供高效引導與幫助,一樣是提升運轉效率和用戶體驗的重要手段。
以鐵路交通為例,很多乘客在出差或旅游到陌生城市時,常有問詢需求:或是想找母嬰室、洗手間等公共設施,或是想了解時刻表和站點信息,或是想知道如何進行行李托運或中轉。此時乘客要么橫穿整個候車大廳尋找問詢臺,要么去售票窗口排長隊等候,不僅乘客體驗不佳,工作人員也長期承受著高強度的工作壓力。
自助售票機的出現分流了一部分工作,但仍然只能完成機械性工作,不足以為乘客提供智能化的引導服務,遇上相對復雜的問題,乘客依然只能尋求工作人員幫助;赟TA和NLP技術的智能助手,讓無需人工值守的“智能化自助服務”真正成為可能。
NLP(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)讓智能助手具備語音交互功能,用戶只需要用語言描述問題,智能助手就能理解并從資料庫或網絡中檢索出對應建議。
STA(Speech-to-Animation)則是智能圖形技術的一種。該技術由相芯科技自主研發,將深度學習神經網絡和計算機圖形學結合,讓計算機能夠理解語音的內容并精細驅動虛擬形象的口唇動作、面部表情、肢體姿態,從而賦予智能助手親切真實的虛擬形象,在互動時增強乘客信任感,也能更好進行引導與服務。
由此,結合了兩種技術的智能助手成為了人工窗口的重要補充。乘客可以在其引導下從容購票,也可以查詢站務信息或者站內設施,高度智能化和即時語音交互讓智能助手可以從容解決大部分問題。
很多乘客都有過這樣令人抓狂的體驗:在人工窗口排隊購票,前面有人因為對目的地缺乏了解與計劃,和工作人員掰扯許久。旁邊的隊尾已經排到了隊首,自己這隊卻遲遲未動,相比之下格外讓人心焦。
智能助手的存在正好解決了這類問題,用高度智能化的自助服務來替代人工服務,既把人工窗口留給真正有特殊需要的乘客,“占用”智能助手的乘客也不用擔心受到他人指摘。車站里仍然人流密集,但智能助手的出現如同緩沖劑,在乘客體驗上撫平了龐大系統運轉的毛躁感。在復雜的公共交通系統中,哪怕只是在單一環節上提升效率,最終為整個系統帶來的價值提升也難以估量。
智慧交通再升級,推“智能自助”常態化
未來,人口向中心城市聚集正成為大趨勢。目前全國已經有17個城市城區人口超過300萬大關,其中廣州的城區常住人口更高達1315.42萬人。
為服務迅速增加的城區常住人口,像“機場+火車站+地鐵”這樣的超大型綜合交通樞紐也會越來越多,內部龐大,結構復雜,能夠靈活分布、24小時提供引導服務的智能助手也將成為更多乘客的“指路明燈”。
在公共交通中,智能助手除了提升用戶體驗,減輕工作人員壓力,還在特殊時期具備特殊價值。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,旨在減少人員聚集、減少人工介入的無人值守自助服務場景會越來越多,甚至成為生活中的常態。在車站這類人員密集場所,促使乘客改變窗口排隊和問詢臺集聚的行為模式尤其重要。
基于STA和NLP技術的智能助手,具備可視化虛擬形象和即時語音交互,能夠為用戶提供堪比真人服務的智能引導,減少人工介入的同時,也降低了自助服務的應用門檻,讓智能自助服務逐漸常態化,從而減少人群聚集擁堵的發生。
就這個角度而言,智能助手的應用場景遠不止是鐵路、機場等交通設施,在圖書館、博物館、政務大廳等公共場所,智能助手也有極大應用空間。事實上,相芯科技也確實基于STA技術,為多個不同行業定制了智能助手解決方案,讓“智能化自助服務”從概念變為現實。
STA是相芯科技(FaceUnity)自主研發的技術。這是一家專注于智能圖形技術的創新與應用的科創企業,致力于將好萊塢電影級的特效技術在消費級應用中的普及。
相芯科技的研發團隊由業內重量級科學家領銜,在3D圖形、計算機視覺、VR/AR領域擁有20余年研發經驗,技術成果廣泛應用于短視頻、直播、社交、游戲、智能家居、教育、廣告營銷、新零售、醫療、公共服務等大量領域。
隨著時代進步與技術發展,人們在出行中考慮的重點,已經不再是如何抵達,而是如何在保證高效率和優質體驗的同時抵達。基于大數據的行車調度是智慧交通的重要部分,但用戶乘車前的體驗也同樣重要,越靈活、智能的自助化服務,越能為乘客帶來優質體驗,這就是智能助手存在的價值與意義。
(客戶宣傳稿件,圖文均由客戶提供,僅供參考)
關于我們 | 保護隱私權 | 網站聲明 | 投稿辦法 | 廣告服務 | 聯系我們 | 網站導航 | 友情鏈接 | 不良信息舉報:yunying#cnwnews.com(將#換成@即可) |
Copyright © 2004-2025 Cnw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網資訊中心 版權所有 |
![]() |
京ICP備05004402號-6 |